近年來,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努力踐行“群眾在哪里,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”的傳播理念,依托融媒體中心—“最智慧城市大腦”力量,高效運用政務中心—“一站式審批”最優服務力量,統融全區15個所,107個站黨群服務中心—最強黨建力量,不斷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各項工作走深走實,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持續提檔升級。
上下聯動,阻擊群眾需求盲區
東勝區充分利用融媒體中心“主流輿論陣地、引導服務窗口、監管評價渠道、指揮調度中心、數據信息樞紐、智慧城市平臺”的“最強智慧大腦”優勢,將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轉變為新時代文明實踐長足發展的最大增量。以粉絲量17萬的微信公眾號東勝發布、用戶量8萬的美麗東勝手機客戶端等核心媒體平臺為載體,開設“我為群眾辦實事、融融幫你辦”2個專欄,通過線上“四單”機制,精準對接收集群眾需求,讓服務反饋完美閉環。線下依托全區實名注冊的104935名志愿者、267個中心所站點實踐陣地、420余個志愿服務團體,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站點)與各級黨群服務中心資源整合、共建共享,并通過政務中心“一站式審批”進一步增能增效,通過“樂享月季公園”“微心愿”“守護美麗家園”“桑榆計劃”等特色志愿服務活動和項目進一步抓實抓細。今年以來,開展活動5000余場次,為民辦理實事3000余件,受益群眾覆蓋10萬+。
黨建賦能,做實新時代文明實踐
東勝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融通各級黨群服務中心,狠抓“黨建+陣地建設”、“黨建+隊伍建設”、“黨建+志愿服務建設”,讓黨建為新時代文明實踐賦能增能,實現同頻共振。
在陣地建設上,中心統籌各所站,充分聯動黨群服務中心、未成年人活動室、家長學校、理論宣講室、文化活動室等,“一堂多能、一室多用、靈活方便”,打造集理論政策宣講、法律科普宣傳、健身休閑娛樂等為一體的綜合文明實踐活動陣地,讓新時代文明實踐“根”深。
在隊伍建設上,充分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。統籌推動8+N志愿服務隊、各所站黨員力量的不斷擴充,把黨員志愿者占比列入每年考核評價體系中,同時在各所站、志愿服務隊成立黨員服務隊、黨員“幫幫團”、黨員“紅色服務團”等,以黨建為引領,挖掘帶動轄區熱心人士和社會力量都參與到志愿服務中。目前全區10萬+實名注冊志愿者中,除群眾占比78.38%外,黨員占比穩居第2位約10%。
在志愿服務上,“為民+便民”相融合,鼓勵吸納黨員全部加入各級志愿服務隊伍或組織,根據自身實際和特長認領服務項目和活動,亮身份,作承諾,踐行志愿服務精神。利用“在職黨員進社區”,黨員認領群眾“微心愿”,黨員群眾同頻共振、“雙向奔跑”,使志愿服務從“獨奏”變為“合唱”。讓新時代文明實踐“果”豐。
政務助力,助攻新時代文明實踐
東勝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落地市民中心政務大廳,充分借助市民中心“人流量聚集池”效應,與政務服務中心雙促疊加、聚合發力,實現“新時代文明實踐+政務服務”創新格局。
東勝區政務大廳服務面積20000平方米,設150余服務窗口,可為群眾“一站式”辦理1249項行政審批服務事項。中心打造集模范典型事跡展示、圖書館分館、志愿者之家等12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實踐陣地。中心在大廳建立志愿服務站,配備服務物品,智能取號機,智能借還書機等,推行免費復印、免費郵寄等服務,配備蒙語志愿者、專職志愿者,針對來辦事群眾提供精準化、差異化服務。
四中心共融發展,牢牢占據線上線下思想引導核心平臺,從時間、空間上全方位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個性化、分眾化需求,讓群眾參與文明實踐活動有去處、服務有保障、精神有寄托,城市治理水平、文明程度、文化品位也得到明顯提升,為溫暖之城、文明之城的打造貢獻“東勝樣板經驗”和“精神文明力量”。(李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