暖城鄂爾多斯:唱響文化最強音-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
  1. <tt id="gzfoc"><form id="gzfoc"></form></tt>

  2. 新華網 > > 正文
    2023 11/16 08:21:54
    來源:內蒙古日報

    暖城鄂爾多斯:唱響文化最強音

    字體:

      

      鄂爾多斯大劇院、鄂爾多斯文化館。

      2023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“三下鄉”集中示范活動啟動儀式演出。

      11月13日晚,“陜北民歌音樂會”全國巡演鄂爾多斯站演出現場。麻志強 攝

      鄂爾多斯市廣場舞代表隊參加在貴陽市舉辦的2023年全國廣場舞大會成果展示——廣場舞之夜活動。

      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蒙古象棋廣場。劉博侖 攝

      高原大地,冬陽艷艷。

      暖城鄂爾多斯,一件件文藝精品、一場場文化盛宴正在進行時。

      11月13日,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2023年文化科技衛生“三下鄉”鄂爾多斯市集中示范活動在達拉特旗東海心村舉行,將一道道國家級的文化大餐送到家門前?;顒邮艿搅藦V大基層群眾的熱烈歡迎。

      同一天,“陜北民歌音樂會”全國巡演首演在鄂爾多斯市站盛大啟幕,原汁原味的傳統陜北民歌、經典的革命年代創作的歌曲,以及近年來膾炙人口的新創陜北民歌,從鄂爾多斯“起調”,將唱遍全國。

      這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動實踐,這是人民文藝為人民的鮮活注腳,這是唱響“北疆文化”品牌的具體路徑,這更是暖城鄂爾多斯文化事業的強勁律動。

      這么多國家級文化活動為什么選擇“涌動”鄂爾多斯?順著“鏡頭”可見一斑。

      鏡頭一

      國家級文化大餐“熱”在農牧民家門口

      當車輛駛入達拉特旗樹林召鎮東海心村時,鑼鼓聲喧天熱烈、牛羊肉大鍋煙火氣蔓延,當地農牧民熱情張羅著……

      11月13日,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2023年文化科技衛生“三下鄉”鄂爾多斯市集中示范活動在東海心村舉行,此次活動由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、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、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、中國煤礦文工團共同承辦。

      臨近啟幕,各族群眾身穿艷麗的節慶服飾,在活動場地入口處自發舉行了暖場活動,扭起大秧歌、跳起廣場舞。進入活動場地,熱騰騰的鐵鍋燉黃河鯉魚、鐵鍋燉羊肉映入眼簾。此外,現場還布置了農產品銷售展位、非遺展示展位、專家義診等。中國藝術研究院、中國國家畫院等知名書畫家現場書寫書法作品,為廣大群眾獻上祝福,活動現場其樂融融。

      舞蹈《鄂爾多斯舞》,歌曲《振興鄉村唱起來》《站在草原望北京》,京劇、川劇、呼麥表演、民樂演奏……啟動儀式上,來自中國煤礦文工團、國家京劇院、中國國家話劇院、中國歌劇舞劇院、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、中國交響樂團、中國兒童藝術劇院、中央歌劇院、中央芭蕾舞團、中央民族樂團的藝術家們聯袂達拉特旗烏蘭牧騎、達拉特旗關工委“五老”合唱團的演職人員,為父老鄉親們奉獻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?;顒悠陂g,文化和旅游部組織若干文藝小分隊,繼續深入基層,持續開展“我們的中國夢—文化進萬家”“文化迎春·藝術為民”等相關活動。

      以“文”會友,“藝”覽天下。

      鄂爾多斯將國家級文化演出活動“引流”到農牧民家門口,一方面是讓黨的好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,在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樣化、高品質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,更加精準地聚焦發展所需、基層所盼、民心所向,助力民族地區融入新發展格局。另一方面吸引全國的文藝工作者走進、了解、吸納鄂爾多斯文化、北疆文化,在文化交流互鑒中持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推動鄂爾多斯以更加多元的形式“亮相”全國、全世界。

     鏡頭二

      精彩節目彰顯文化魅力

      11月13日,鄂爾多斯市華燈初上,夜晚的寒冷不敵暖城人民崇尚文化的熱情。

      由中共中央宣傳部、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“陜北民歌音樂會”演出即將開始。具有濃郁蒙古族民族特色造型的鄂爾多斯大劇院外,早早就有觀眾在等候。劇場內,豐富的陜北特色剪紙、皮影、民族服飾圖片展示和地方方言標語張貼營造了開演前的喜慶氛圍。主LOGO展板和全國巡演路線展板,以及九塊巡演城市展示牌,共同見證和開啟了這臺藝術精湛、制作精良的“陜北民歌音樂會”全國巡演第一站。

      《擁軍花鼓》《山丹丹開花紅艷艷》《趕牲靈》《五哥放羊》《淚蛋蛋拋在沙蒿蒿林》《橫山里下來些游擊隊》《就戀這把土》《永遠的山丹丹》……以信天游、道情、秧歌等類型為主的23首陜北民歌代表性佳作,通過鮮明的地域特色、濃郁的時代氣息、充沛的情感表達、強烈的藝術感染力,藝術化地再現了20世紀以來陜北民歌植根民族文化沃土,緊隨革命、建設、改革事業,并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邁進新時代的演進路程。

      傳統陜北民歌《蘭花花》,以純樸生動、犀利有力的語言,唱出陜北人民對人間滄桑的感悟,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渴望,同時彰顯了不屈不撓、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。

      經典的革命年代創作的歌曲《東方紅》曲調源自陜北民歌《騎白馬》,該曲充分展現了陜北民歌的灑脫,反映出人民群眾對偉大中國共產黨的摯愛和深情。

      根據秧歌劇《兄妹開荒》《夫妻識字》重新填詞改編的《兄妹、夫妻新唱》,以老曲新唱的形式,表達了兩代陜北人歌頌領袖、感恩時代,唱響美好生活、接力團結奮斗的真情實感。

      11月14日,“陜北民歌音樂會”繼續在鄂爾多斯大劇院開展第二場演出。首站兩場共計銷售2200張演出票,上座率達88%。接下來,這場音樂會從鄂爾多斯出發,將在全國6個?。▍^、市)的8個城市開展為期近40天的巡演,將延安精神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播在中國廣闊的土地上。

      一衣帶水、文脈相連。

      陜西與鄂爾多斯同為黃河之濱,喝著同一條母親河的乳汁成長,擁有著相似的文化底色。從陜北高原到鄂爾多斯高原,從千年絲路到草原絲路,從雄渾陜北到美麗暖城,一場音樂會跨越千山萬水,穿過人山人海,讓文化的量子在暖城發生碰撞,將在呼包鄂榆城市群中形成新的“虹吸效應”,在區域間建構起更多元的橋梁,推動各民族在交流交融中不斷延伸中華優秀文化的半徑,共同繪就民族團結進步、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最大同心圓。

     鏡頭三

      寶藏暖城 從輸出煤炭到輸出文化

      在廣西,鄂爾多斯乃日節目在“共創新時代·點亮中國夢”全國文藝交流活動桂林站中贏得金獎;

      在貴州,2023年全國廣場舞之夜,鄂爾多斯代表隊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參演隊伍;

      在山東,鄂爾多斯舞蹈作品獲第十四屆中國舞蹈“荷花獎”民族民間舞評獎終評第一名;

      ……

      年初以來,鄂爾多斯文化的“大動作”不斷,一系列爆款文化產品持續為暖城文化IP加碼。

      從“溫暖千座城、點亮萬家燈”的能源保供到唱響“文化暖城”新名片的文化自覺,從輸出煤炭到輸出文化,從輸出硬核力到輸出軟實力,從輸出物質到輸出精神,鄂爾多斯成功打破人們對“煤都”“工業城市”的刻板印象,這是美麗暖城亮出“文化底牌”的題中之意。

      鄂爾多斯是中原與草原、長城與黃河、游牧與農耕、紅色與綠色、古老與現代的多元文明交融之地,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、北疆文化的重要代表。

      如何讓更多人以更多維的視角看到并享受一個文化鏡像里的“寶藏鄂爾多斯”?

      對內優化公共服務是關鍵之舉。鄂爾多斯全方位優化公共文化服務效能,全市擁有公共圖書館9個、文化館10個、國有博物館17座、國有文藝院團12支,文藝活動精彩不斷,精品力作不斷涌現,每年舉辦各類文化惠民活動4000余場次,引進保利劇院,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看上國內一流文藝項目。2022年獲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新發展復核優秀城市,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連續3年全區排名第一。

      對外提升品牌影響力是有效路徑。鄂爾多斯不斷打開對外文化交流的“新風口”,通過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提升暖城文化“流量”,讓鄂爾多斯文化形象被“看見”、被“聽到”、被“觸摸”。同時,搭建各類平臺,積極引進精品文化活動,在深度交流中推動文化繁榮、建設文化強市,激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生動力。

      中華文化因交流而多彩,中華文明因互鑒而豐富。

      此次兩項國家級重大文化活動在鄂爾多斯的成功舉辦,正是暖城以“文”鑄魂、以“文”暖心的最好例證,更是新時代暖城文化事業日益繁榮興盛、是北疆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不斷迸發、是中華文化正在自信自強中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的集中“顯影”。

      縱橫正有凌云筆,文化創新無盡時。美麗暖城鄂爾多斯正奮進在新時代的春潮里,力揚文化之帆,穩掌創新之舵,為落實好“三個四”工作任務,實現好自治區“五大任務”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、文化凝聚力、精神推動力。(作者張曉艷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鄂爾多斯市委宣傳部提供)

    【糾錯】 【責任編輯:楊騰格爾】
    精品国产拍国产天天人-激情在线播放一区Av-无码精品亚洲第1页-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免费